每一位有志于从事口译工作的学习者都需要经历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这里的口译主要指的是视译和同传,而不包括交传。在专业笔译中,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是可以对原文的句序进行任意调整,只要能精准传达原文意思即可。
然而在口译中,译员往往无法在看完或听完全句以后再开始翻译,而必须采用所谓“顺句驱动”的原则,也即根据原文语序,对原句进行断句处理后,再进行顺译。
顺译不是简单地遵循原文语序,而是要采用适当的手段将切断后的小句连接起来,同时还要尽量在语意、语气和重点上与原文动态对应。
专业笔译由于中西长期以来的相互交流借鉴,有一些句子的语序在两种语言中没有太大差异,在翻译中也不会给译员带来麻烦。
然而,仍有不少中英文句子在结构、语序上有很大差异,翻译这些句子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技巧。
先举一个英译中的例子:At that time, expanding food production in a world devastated by war was the most obvious way to reduce hunger.
在专业笔译时,我们可以在阅读和分析全句后,对原文语序进行调整和翻译,如译为:“那个时代,在战后满目疮痍的世界中,增加粮食产量明显是减少饥饿的最佳途径。”
然而,试想在同传时译员面对这样一个长句,是不太可能听完全句内容后再开始传译的,因为那样的话,译员就必须在短期记忆中存储大量信息,很可能在他架构和翻译此句时就会漏听、漏译此后源源不断传入耳际的大量新信息。
因此,在口译中,我们主张尽量遵循原句语序,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记忆和信息处理压力。
我们建议首先依据原文的主要信息单位进行断句处理:At that time, // expanding food production // in a world devastated by war // was the most obvious way // to reduce hunger.
继而根据断句进行顺译,译文为:“那个时代,增加粮食产量,是受到战争破坏的世界上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来减少饥饿。”
译文保留了原句语序,但其表达显然不及专业笔译那般结构工整。但考虑到口译表达是以口语方式进行的,口语表达虽然不及书面语那般句式美观,但却有运用语音、语调和语气等书面语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
因此专业笔译译文能够忠实传递原文意义,断句和顺译就是可以接受、且值得提倡的口译方法。